光明日报:允许“慢就业”体现社会包容性
近些年,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急着找工作,而是游历或支教,成为“慢就业”一族。近期,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,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72.9%的受访者周围有“慢就业”大学生,62.4%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选择“慢就业”是因为对未来还没规划好。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,73.9%的受访者建议大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,明确职业规划,57.8%的受访者期待学校为在校学生实习提供更多渠道。
“慢就业”不是今年才出现。最近几年,每年毕业季都会掀起一波讨论。舆论场上的热议,说明“慢就业”已经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。
“慢就业”并非一些人所理解的“失业”,而是一些应届毕业生主动选择的“暂时性不就业”。理由各异:有的人游览各地,抓住人生最后的长假放松身心;有的人选择考研,期冀学业上有进一步提升;还有一部分人暂时没有好的工作机会,就继续等待转机。
所以,“慢就业”并不是一个负面词汇,只是一个成年个体的普通选择。舆论不必标举,也不必贬低。
5年甚至10年以前,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没有选择直接就业,会让周边的人不大理解。但对近些年成长起来的90后或95后而言,他们的境遇已经有很大不同。
一方面,随着近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,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已经大为改观。多数大学生可以摆脱反哺家庭的重担,通过就业获取经济收益的诉求没有那么强烈;另一方面,互联网与市场经济下成长起来的一代,摆脱了传统单一的价值观念,他们个性张扬,更注重自我情感需求与生活质量,不想一毕业就紧锣密鼓地进入求职—买房—结婚—生娃的节奏,所以暂缓就业。
这样的选择,当然也是一种人生。从本质上来说,没有哪一种人生更高级或更低级,“慢就业”“快就业”不带任何道德色彩,舆论也就不必对“慢就业”持有偏见。
其实,国外许多大学毕业生也要经历“gap year”阶段,即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旅行,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。所以,我们也不妨给年轻人多留一些时间。
应当承认,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不小,大学生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充分学习与训练,不难找到终身的职业旨趣,当然可以规避“慢就业”。但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具备这样的觉悟与机缘,很多人只有在离开学校时才有明确的人生规划。尊重每个人的选择,也是一个包容社会的要义。
事实上,只有当社会保障相对充足、物质相对充裕,才有“慢就业”存在的可能。因此,当零星的“慢就业”出现,不必过度紧张,应该理解并允许大学生以从容不迫的姿态调整人生节奏。
[责任编辑:]
相关内容
- 叶集将举办首届定制家居暨供应链产业博览会 a>
- 金种子馥合香大本营焕新上市,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 a>
- 畅销四十余年,“特别年货”郁美净凭什么打动一代代中国妈妈? a>
- 卓雅口腔门诊部 a>
- 再当“排头兵”!比亚迪获颁国内首张SGS承诺碳中和符合声明证书 a>
- 首次实现母乳脂肪相似度大于90%,蒙牛瑞哺恩获颁“十三五”研究成果 a>
- 武陟交警大队:三夏大忙季,田间地头送头盔 a>
- 小甸镇积极做好四月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 a>
- 京东云与AI携手政府及融媒体 陆续上线多款抗疫智能应用平台 a>
- 六代中医传人张喜海:守正中医创新治骨法 传承中医精华济苍生 a>
- 售价13.88万起:观致5S焕“芯”上市 定位“高能驾控SUV” a>
- NYBO夏季邀请赛火热报名 各组别前三名直通总决赛 a>
- 【解局】一场美国内部的贸易听证会,很有意思 a>
- 木村拓哉女儿Koki成宝格丽最年轻代言人 a>
- 蜂只能蜇人一次?专家:因蜂而异,多数蜂并非如此 a>
- 再迎新主播 王者荣耀“克隆刘禅”开创者淳色入驻斗鱼 a>
- 《一出好戏》首映 黄渤王宝强温馨相拥 a>
- 《那些年,我们正年轻》定档 杨烁、倪大红诠释家国理想 a>
- 《一出好戏》舒淇笑评三大男主角 黄渤想法又多胳膊也长 a>
- LEVI STRAUSS公司宣布全新气候行动战略引领行业可持续时尚 a>